欢迎您来云企招聘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HR俱乐部 > 企业文化 > 走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
走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误区
作者:www.jobgojob.com 时间:2015/5/29 阅读:499次

  不知道在多少研讨会和培训课上,都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





  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怎样才能不让它务虚?





  是的,什么是企业文化?是写出并贴在公司墙上的那几句有气势、且放之四海皆可用的标语口号?举办几场员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还是争得几块诸如花园工厂、群众文化先进单位的铜牌?难道这些就是我们建设企业文化的全部内容?为什么创业初期大家都充满了激情,而企业做大以后员工却没有了那种支持我们企业一直走到今天创业的信念?为什么我们的创业者为核心价值观感动地热泪盈眶的时候,而我们的员工却对它不屑一顾?为什么企业文化变成了一个似乎可有可无的管理职能?中国企业的墙头文化、务虚文化的现象还要维持多久?在这里我要说要想不让自己企业的文化变成务虚的东西,就必须从现有的企业文化实践的误区中走出来。





  中国企业在企业文化的建设到底存在什么样问题?陷入什么样的误区?我们在这里进行具体的阐述:





  误区一:企业文化是为宣传而提出的口号





  在企业文化刚刚引入中国时,很多企业老总不理解企业文化的真正内涵与真正作用,仅仅将其当成一个进行市场或企业宣传的口号,因此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仅仅是简单地围绕一些口号来做文章,而企业文化实质性的工作根本就没有开展。





  误区二:企业文化是控制人的工具





  还有一些企业将企业文化当成控制人的工具,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在企业员工面前宣传的华丽外衣。很多企业往往是说的一套做的却完全是另外一套,实际的行为与其提出的核心价值观完全背离。这样的做法实际上并不能够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久而久之反而会引起企业员工的厌恶与反感。





  误区三:自身没有企业文化





  有一些企业老总甚至认为自己的企业没有企业文化,所以需要咨询公司给他们做一个企业文化。事实上一个企业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开始了其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身的企业文化,这一点是企业文化的共性特征。企业所不同的是企业文化在管理的表现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一些企业将采取显式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即自觉地进行文化的建设与引导;有些企业则采取隐式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即通过日常的制度管理以隐式的方式推进。但无论采取何种模式,我们都不能说企业没有企业文化。





  误区四:企业文化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在一些国有企业,很多的企业管理者简单地将企业文化与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同起来。事实上企业文化与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即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又有着十分本质的差异:





  企业文化与政治思想工作的相似之处在于





  1. 对象与内容上:两者都是以人为对象,都有思想工作内容,都做思想观念方面的工作;





  2. 着眼点上:都是为了提高工作对象的思想水平,培养合格员工而进行的;





  3. 工作方式上:都是都通过有形的方式(如开展职工教育)或无形的方式(如确定正确价值观)来做工作,都要借助树立榜样来做工作;





  4. 关键倡导者要求都是企业的领导人,要求领导人的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才能做好工作





  企业文化与政治思想工作的本质差异之处在于





  1. 内容的不同:思想政治工作重点解决员工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理念和信念等问题;另外还有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落实的内容;而企业文化涵盖的内容比思想工作宽,不仅包括思想道德方面的价值观,还包括生产经营方面的价值观;除此之外,还包括企业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内容;





  2. 共性与个性的不同:思想政治工作中许多政策性、政治性的内容和任务具有社会的共性;企业文化更多地注重企业的特色和个性





  3. 侧重的功能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主要侧重于政治方面,而企业文化主要侧重于管理方面





  误区五:企业文化工作就是CIS





  还有一些企业甚至是一些企业文化的咨询顾问往往将企业文化当成了CIS。CIS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事实上仅仅是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一个映象,它虽然在层次上与企业文化对应但其内涵与企业文化还是有着十分大的差异。企业文化注重的不仅仅是形式与传播,它更加注重于内涵的建设,企业家身先士卒地倡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它要求企业关注于员工行为,通过长期地、潜移默化地员工行为规范,最终引导员工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所要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的匹配性。  

云南招聘网  楚雄招聘网 http://www.jobgojob.com/


来源:云企招聘网
热门推荐